泉州,一幅色彩明艳的画——读张美娜《泉州》有感

       

泉州,东南沿海我最先知其名的城市。上初中时,历史书淡黄底色的文字里,它一掠而过。尔后,一晃十几年,因我所得良人乃沿海男儿,我才算与泉州真正相逢。

 

初到泉州,先是被建筑所吸引。这里与我家乡不同,家乡成都的建筑多是青砖黛瓦茶褐色梁柱,建筑样式十分统一。泉州的建筑不论是古建筑抑或乡村民居,大多色彩明艳,风格样式也多样。明艳的色彩在蓝天白云下,让整个城市如同油画,有一种肆意的生命张力。

 

其次吸引我的是女子们发髻插花的浪漫。那时,我住鲤城区,房东是慈眉善目的老阿婆,每日里总跟好姐妹们在廊檐下打牌,她们发髻上总会插着鲜花。后来,我去附近菜市场买菜,发现江边干活的、菜市场摆摊的女人们,也在头上插花。这些佩戴鲜花的女人,无论什么衣着打扮,无一例外都笑盈盈的,有一种从容乐观自眼角眉梢、发髻鬓边弥散开来,浸润出泉州城的独特气质。

 

我喜欢这种感觉,便试图触摸这种气质。于是,我也插花鬓边,会在清晨的菜市场带回一盆葱绿的水仙养在窗前,会独自寻访古迹,会逛遍大街小巷品尝美食。甚至,在惊叹于广告里诸多服装品牌竟都出自泉州时,找了一份儿当地企业的企划工作,欲要探索这个城市的商业思维。

 

然而,诸多头绪,我探寻到的不过细枝末节,且纷繁复杂。有天,站在某古塔前,看着碑文寥寥的几行字,完全不知这古塔的来去时,我有一种茫然感。那时,我想:要是认识熟悉泉州掌故之人同游,那该多好!

 

后来,因男友工作调动,我的假期亦结束,便匆匆离开泉州。再后来,结婚生子,忙于生计,虽数次于四川福建间往返,然而诸多琐事,到如今,却还未再有机会踏足泉州。泉州,便以模模糊糊的印象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然而,我有幸品读到了张美娜女士的《泉州》一书。拿到此书时,我就顿觉眼前一亮。书封面浓烈的色彩正是我对泉州的第一印象。对我来说,泉州就该是这样一幅色彩明艳浓烈、富有生命力的油画。

 

我迫不及待翻开品读,石桥古寺、繁华的商业街、各类美食、几千年前的刺桐泉州这幅巨大的画卷,在美娜的笔下徐徐呈现。美娜精心搜集、走访、考证、品赏,将泉州在历史长河里默默无言的宝贝们一一打捞,用心去品味感受。然后,她用极其简洁准确的文字,将泉州的瑰宝们一一呈现给读者。我初读这本书时,不仅惊讶于泉州历史瑰宝的数量众多,文化的繁荣多元,保留古老遗迹的强大能力,更惊讶于美娜在字里行间对泉州历史文化以及当地人文精神内核的深刻品读。她用文字赋予那些默默无言的历史物什以灵魂,又如同一位画家,以文字为画笔,不仅将泉州外在的明艳绘出来,更将泉州内里的浓墨重彩晕染出来。

 

那文字不华美,看起来十分朴素,却简洁且准确,有一种繁华落尽的雅正。于是,读这本书时,我明明看的是在岁月长河里波澜壮阔一路高歌的泉州。她描述的也是色彩浓烈的泉州,可偏偏又透着一种独特的安闲从容与清越。读着她的文字,感受泉州的气息,渐渐地,我又觉得在泉州这幅明丽的油画里,有一首华美却清新的古曲响起。那古曲的音符们,正是美娜为我们寻来的古石桥、庙宇、木偶戏、古树、老街、瓷器、美食、茶汤、大海起起落落的涛声、万家灯火里的期望,诸如此类,弹出了属于泉州的波澜壮阔与清新安闲。

 

文字凝成鲜活的历史画卷,这是美娜女士的《泉州》,是几百年前扬帆开启新征程后万国来商的泉州,亦是一直在勤劳奋进的泉州。不得不说,这是一本绝对的良心之作。作者的诚意流淌在字里行间,氤氲在书的每一页。

 

  读罢掩卷,我又想起十多年前品读泉州时的遗憾。我想,倘若那时认识美娜女士,或者手里有这样一本《泉州》,我大概会早早领略到泉州之美吧!

 

  (《福州晚报》第15347期,紫苏落葵)

 

 

2023年9月30日 10:20

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