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儿童心理学大家黄翼——谈江中柱博士整理的《黄翼论幼儿教育》

 

《黄翼论幼儿教育》是一本极容易被忽视的书,尤其在很少人知道作者黄翼是何许人的今天。可这部书最独特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它以一种近为往圣继绝的姿态,在孤鸣之中延续着声声绝响,成为今日公开出版的唯一一种黄翼传世的专著。

 

著作的冷与热,确实系之于人。在某种程度上,黄翼有些被遗忘了,这与他的英年早逝不无关系。当他因为胃癌不治,而1944年病逝于抗战大后方贵州遵义的时候,年41岁,正处于学术工作的黄金年华,一如正要盛放之花骤然零落。天虽不假其年,但他短暂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不仅饮誉于当时,而且见知于后世。

 

黄翼留学美国期间,获斯坦福大学硕士,指导者推孟Terman)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又得耶鲁大学博士,师从当时的儿童心理学权威格赛尔Gesell);并协助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考夫卡Koffka)进行心理试验得该派学说之精;还对皮亚杰Piaget)关于儿童物理因果思想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可谓博采众家之长而又能独出机杼。

 

黄翼留学归来之后,受聘于草创之中的浙江大学,成为当时浙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他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在《儿童教育》《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刊物发表学术成果他在儿童心理研究上的贡献,为中外学者所公(浙大同事贝时璋语),以至于黄翼去世三四年之后,好友沈有乾为他的遗著《儿童训导论丛》写序,开篇第一句仍黄羽仪先生为不需介绍之儿童心理学,羽仪是黄翼的字。

 

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教育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出版的高校教材《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解放前在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上贡献较大的是陈鹤其次是黄翼陈鹤琴的名字于我国教育学发展史可谓如雷贯耳,黄翼有资格踵武其后,即便外行也可知这一论断的分量。学术的进步有赖于继承和创新,而在揭橥这一传承的谱系时,学界没有忘记黄翼的贡献。

 

黄翼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流的儿童心理学家,当无异议。但学术总在进步,某些领域甚至是一日千里,近百年前的科学著作至今是否依然科学?换句话说,黄翼的著作,今人还有重读的必要吗?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重新审视《黄翼论幼儿教育》。此书收入了黄翼生前出版的三部专著:《神仙故事与儿童心理》1936)、《儿童绘画之心理》1938)、《儿童心理学》1941)。应该说,除了与沈有乾合编的《心理学》1933),黄先生去世后出版的《儿童训导论丛》1948),以及未曾收入专集的部分中英文论文之外,黄翼的主要学术成果几乎尽在其中。通过阅读《黄翼论幼儿教育》,重估其今日价值,可说虽不中,亦不远

 

相信科学的目标,不在乎一味收集事实,而在乎寻求事实的意义和原所以实验统计的原来材料,节减至最低限度,注重在原理的解。由此决定了其论著,可以脱离当时实验的环境和材料的限制,而更具长远的生命力。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列举其理论上的全部创见如何历久弥新,仅以其坚持的儿童本位的基本原理而言教育是应该适合儿童的心理的情形和发展的原则,显然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理念;以其在学术工作中抱持的不掠美和开放包容的态度而言,其结论放之四海和推诸万世,也颇具令人信服的可能性。

 

从《黄翼论幼儿教育》一书来反观这位儿童心理学大家的一生,我还感到特别有必要提出来的,是黄翼学术生涯别具示范性意义的两点:

 

其一是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黄翼对当时前沿的儿童心理学理论体系及方法均有相当的认识,且能博采众长而开展本国相关研究,具备完备的研究基础和第一流的学术视野,他生前最后的岁月处于抗战的动荡之中,却仍在颠沛流离的条件下撰写英文论文与国际学术界互动交流,这与今日以引进国外译著为风尚,而难有原创成果参与国际相关学术研讨适成对照。

 

其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黄翼在浙大教育系开设儿童教育课程,又创建幼儿培育院,将儿童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幼儿照护与教育,不仅教与学相长,研究与实践也互相促进,既是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实践与调试,也是适应当时特点和社会需要的本土化努力,对今日呼唤学术中国风格、中国气想必不无启发。

 

《黄翼论幼儿教育》,黄翼著,江中柱整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12月出版。

 

(《福州晚报》第15395期 ,田成海)

 

2023年11月17日 08:35

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