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汪高鑫主编:《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全4卷)

 

新书推介

 

 

 

出版信息

书名: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四卷)

主编:汪高鑫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开本:大16开精装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主编简介

汪高鑫,男,安徽休宁人,1961年生,历史学博士,全书主编及《先秦两汉卷》、《宋元明卷》作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与儒学史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史学思想十五讲》、《中国经史关系史》、《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中国史学思想史新论》、《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经史关系论卷》、《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经史关系》、《传统史学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传统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理念》、《古代社会、思潮与史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史学》、《汉代的历史变易思想》、《汉代神意史观研究》、《董仲舒与汉代历史思想研究》等近3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规划项目等近20项。科研成果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华东地区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等各种奖项10余项。

 

 
 

本书简介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四卷)以通史的视角,详细梳理了自先秦特别是汉代经学兴起以来至20世纪初经史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准确把握经史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系统分析经学最终走向史学的社会、历史与学术原因,深入探寻经史关系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彰显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和深厚底蕴。

 

全书按时间顺序,对经史关系做出详尽的历时性的探讨。各卷结合社会与学术文化变动,以开阔的眼光,在发展过程中把握经史关系,不仅从宏观上对其作出概括,亦注重对具体历史时期的经史关系和经史学思想与著作做出考察,加强经史关系研究的薄弱环节,“原始察终”,充分揭示经史关系的具体演变过程、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一书系统阐释了经学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史学在价值取向、致用理念和编纂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和推动,以及史学通过以史证经等方式,对经学演变的潜在作用,揭示经史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

 

经学和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经史关系通史》通过探寻历史上的经史关系,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阐明了中国史学在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

 

 

 

 

各  卷  目  录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四卷)

 

 

第一卷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先秦两汉卷

ISBN 978-7-211-08278-0

 

绪  论

第一章  五经的史学思想(上)

第二章  五经的史学思想(下)

第三章  汉初“过秦”思潮下的六经之论

第四章  《史记》与西汉的五经之学(上)

第五章  《史记》与西汉的五经之学(下)

第六章  《汉书》与董仲舒的今文经学

第七章  《汉书》与刘歆的古文经学

第八章  东汉史学的以易解史

第九章  东汉今古文经学的流变与史学

 

第二卷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

ISBN 978-7-211-08319-0

 

绪  论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经学与史学的分途和史学的升格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史学学科自立之路上的依经附圣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玄化与史学的玄化倾向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佛化及其对史学的影响

第五章  南北朝经学的分立与史学的异趣

第六章   隋代经学的合流与史学的融汇

第七章   唐初经学的统一与史学的总结

第八章   唐代中期的重经观念与史学

第九章   唐中后期新《春秋》学的兴起与史学

第十章   唐代后期的儒学新风与史学的变化

 

第三卷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宋元明卷

ISBN 978-7-211-08271-1

 

 

绪   论

第一章  理学的勃兴与宋代史学的义理化倾向

第二章   史学对宋代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   理学与宋代的历史编纂学

第四章   经学与宋代史学的发展

第五章  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与义理化史学的发展

第六章  元代理学和史学的现实关照与反思

第七章  明代前期的理学与史学

第八章  阳明心学的兴起、价值及其史学表现

第九章  心学影响下中晚明史学的崛起

第十章  史学对阳明心学的影响

余 论  “合会朱陆”与史学发展

 

第四卷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清代民国卷

ISBN 978-7-211-08867-6

 

绪   论

第一章  清初经学的汉宋兼采与尊经重史思潮

第二章  以史明道:清初的学术反思思潮与学术史编纂

第三章  黄宗羲的经学与史学

第四章  顾炎武的经史之学

第五章  王夫之贯通经史的思想

第六章  宋学、汉学及西学与康乾时期的官方史学

第七章  乾嘉汉学的兴盛与考证史学

第八章  乾嘉时期的经史关系论

第九章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与史学变革论

第十章  晚清经学的转向与新史学的出现

第十一章  经学与民国新历史考据学

第十二章  经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

第十三章  经学师承与史学流派的形成

 

 

 
 

全书总序

 
 

经史关系属于中国经史之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史学角度而言,它属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的范围。在中国几千年的史学发展过程中,经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对于史学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一是史学具有明显的宗经倾向。从司马迁的“折中于夫子”、“考信于六艺”,到刘勰的“宗经征圣”,再到章学诚的本于“《春秋》之义”,传统史学的发展,宗经思想是一贯到底的。二是史学随着经学思潮的变化而变化。自汉代经学兴起以后,两千多年来经学一直处于不断的流变过程中,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便是经学流变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时代形态;史学也相应地出现了两汉崇经、魏晋玄化、宋明义理化和清代重考证的不同思想方法倾向。三是史学重视探讨经史关系。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很多学者都参与了对于经史关系的探讨,其中王通的“三经亦史”、王阳明的“五经亦史”、李贽的“六经皆史”、龚自珍的“六经者,周史之宗子”诸说都有较大的影响。而从史学角度对经史关系作出最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的,当属史评家章学诚,他从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肯定了六经的史学属性。与此同时,中国经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史学的影响。史学对于经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史证经上。所谓以史证经,即将史学纳入经学范围,用史学去说明或证明经学的观点。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引用孔子的话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里说的是孔子何以作《春秋》之史,其实也揭示了中国经学何以要以史为证的原因。经学家们正是通过历史史实的引述,才使得他们的经学观点得以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进而使他们的经学观点更具有说服力。由此来看,一部中国经史关系史,其实就是一部以经解史与以史证经的历史。

 

早在十年前,我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经史关系史这个问题,并陆续发表了一些这方面的论文。2011年,吴怀祺先生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出版,其中的《经史关系论卷》便是由我撰写的。该书作为史学界探讨经史关系问题的第一部专著,主要是就中国经史关系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就在当年,我申请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获得立项。此后数年,我和我的团队以此项目为基础,对中国经史关系史进行了系统探讨,并于2016年完成了课题结项工作。2017年,我在“经史流变探源”结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以“中国经史关系史”为书名,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并成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想写作一部多卷本的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希望更加系统、深入地对中国经史关系史作出探讨。这个想法得到了福建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经过学术团队的共同努力,这部汇聚了我和我的团队多年心血,多达160余万字(实际出版字数173万余字)的四卷本《中国经史关系通史》总算撰写完成了。

 

作为团队合作的产物,本书具体执笔人分工如下:

 

《先秦两汉卷》由汪高鑫、马新月撰写,《魏晋南北朝隋唐卷》由李传印、吴海兰撰写,《宋元明卷》由汪高鑫、邓锐、李德峰撰写,《清代民国卷》由王记录、李玉莉撰写。全书由我拟定初纲、进行统稿。多卷本《中国经史关系通史》的完成,首先是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自古以来众人修史多属不易,我的学识和组织能力都有限,如果没有团队同仁的大力支持,要想完成撰写任务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在撰写过程中,一切从提高书稿质量的态度出发,积极、坦诚地交换意见,反复进行认真修改,从而有了最终的成果。其次要非常感谢福建人民出版社领导的持续关心,各位编辑同志的密切配合,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是书稿得以完成的重要保证。

 

本书难免还存在着各种不足甚至错误,祈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对这一问题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汪高鑫 谨识

 

 
 

作者群简介

 
 
 

 

马新月,女,山东济南人,1993年生,历史学博士,本书《先秦两汉卷》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科研人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思想史在《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求是学刊》、《国学季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社会科学年鉴》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科研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中国古代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等。

 

李传印,男,安徽太湖人,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本书《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作者。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光明日报》、《学术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著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等著作十余部。

 

吴海兰,女,湖北麻城人,1976年生,历史学博士,本书《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作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经学史、历史文献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南开学报》、《中国文化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朱子学刊》、《汉籍与汉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著有《黄宗羲的经学与史学》、《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隋唐卷》(合著)等。

 

邓锐,男,陕西汉阴人,1981年生人,历史学博士,本书《宋元明卷》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西比较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国际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委员会成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史学史与文化史。在《史学理论研究》和《史学史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著、合著、参与写作多部学术专著。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央高校专项科研资金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

 

李德锋,男,安徽萧县人,1980年生人,历史学博士,本书《宋元明卷》作者。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出版学术著作《明代理学与史学关系研究》、《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合著)等,在《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人文杂志》、《求是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王记录,男,河南范县人,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本书《清代民国卷》作者。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和清代学术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钱大昕的史学思想》、《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清代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文献学思想卷》等,主编《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文献学分典·典藏总部》等,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次。

 

李玉莉,女,河南孟州人,1980年生,历史学博士,本书《清代民国卷》作者。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学术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东亚人文》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2022年9月1日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