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福州古厝》,再阅福州古城|“编辑说书”第六期·活动回顾

“一座名城犹如一本厚书,书中蕴藏着大量知识,记录了历史。不同时代的古建筑就是书中不同的页码。如果撕掉页码,就意味着毁掉了许多知识,割断了城市历史。一座城市应尽可能地保护不同时代遗留下来的有代表性、有意义的建筑。愈是古建筑,它所经历的沧桑岁月愈长,所贮存的知识量就愈大。”

——曾意丹《福州古厝》

 

 

三山环立,一水抱城,福州城在氤氲如画的山水间生长了2200余年,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拥有诸多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

 

 

7月19日晚,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所属大梦书屋推出的“编辑说书”第六期——古厝流长在大梦书屋西湖店举行。我们以一本书穿梭于一座城市中,读懂这座城市背后的人文与历史。重识《福州古厝》,再阅福州古城。

 

 

活动特别邀请到著名文史学家卢美松以及福建人民出版社的两位新版《福州古厝》责编连天雄、陈稚瑶进行对谈交流,分享《福州古厝》这本书的幕后故事。活动由福建教育出版社青少读物编辑部主任黄珊珊主持。

 

 

1.文物古迹是传统文化的根,如果连根拔起, 就只剩下虚化的记忆。

 

 

《福州古厝》一书首次出版于2002年,书中内容丰富,记录了福州辖区内的许多历史文物。

 

卢美松是《福州古厝》的编委成员之一,对《福州古厝》的首次出版还有着很深的印象。在他的印象中,作者曾意丹为这本书倾尽了心血,几乎将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整理、编辑和考证地方历史文献等方面。卢美松回忆道:“当时曾意丹所负责的《福州古厝》是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中最后一本交卷定稿的,这也是因为他既要现场拍照,又要考证资料,还要把历史故事编录其中,因此也让这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

 

 

对于《福州古厝》的再版以及习总书记的所作的序重新登载,曾任福建省文史馆馆长的卢美松认为:“这是保护文物古迹决心的体现。保护文物古迹就是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如果连根都拔起,那么就只剩下虚化的记忆。”

 

 

作为新版《福州古厝》责编之一的连天雄也在现场表示,自己十分荣幸参与这本书的编辑,当年正是因为接触了这本书的编辑工作,才对福州的历史文化有了爱好,并逐渐对地方文史领域展开研究

 

 

2.《福州古厝》再版,从细节出发,尊重原著。

 

 

如果不是特别提起,相信许多人不会发现,两版《福州古厝》的封面图其实并不是同一张。

 

 

编辑连天雄提到,2002年出版的《福州古厝》封面用的是于南后街董执谊故居拍摄的后花厅照片,但由于年代久远,图片不清晰,不适合第二版再印,因此编辑过程中大家决定重新拍一张同角度的照片。但为了重拍这看似简单的一张照片,却经历了重重困难。

 

 

首先,六月的福州阴雨连绵,多数时候不适合进行照片重拍。终于在等到一个适宜的拍摄日子后,却发现了更大的难题——原照片中的场景发生了变动。目前董执谊故居是私宅,还未对外开放,这么多年来其中的置景难免发生改变。连天雄特别联系了董家后人,按照第一版的照片共同进行置景还原工作,最后才得到这张不仅神似而且达到了形似的再版封面图。

 

 

卢美松也表示,为了拍摄一张封面图能够做到如此严谨,这正是从细节出发尊重原著。再版的《福州古厝》无论从开本大小、纸张质量还是图文编排等方面,都更加赏心悦目,这也不难看出我国的出版事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3.福州人看这本书,会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

 

 

80后的福州人陈稚瑶也是新版《福州古厝》的责编之一,“这本书读来特别有味道,不会觉得沉重”是她编这本书时最大的体会之一。

 

 

在她看来,《福州古厝》不是一本专业介绍建筑的书籍,也没有特别生涩的建筑学词汇。不仅如此,书中还能看到相当多与建筑有关的人和故事。

 

 

在陈稚瑶的眼中,曾意丹更是位“性情中人”,在创作到“嗨”的时候,会有一些饱含感情且诗意十足的语句出现。例如在写到福清东关寨时对晨雾和暮霭的描述就是如此。此外,曾意丹在写《福州古厝》时常常进行实地考察,故在创作时,他脑中就有一个详尽的场景,能写出让人身临其境的描述,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其中。

 

 

陈稚瑶补充道:“正常来说,我们阅读一本书通常是从前往后翻阅,而作为一位福州人读《福州古厝》,往往会先寻找与自己成长过程或生活经历有关的地方是否有被收录在书中,若是有,再看看旧时的照片和历史资料,就有了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

 

 

4.古建筑是凝固的记忆,它会让你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古建筑是凝固的记忆,也是实体化的记忆,当你目睹这个建筑的时候,你会回想起与它有过的故事,这种场景是其他事物无法赋予我们的。

 

 

活动现场,几位嘉宾还以福州孔庙为例,回忆了自己心中的古厝记忆。

 

 

卢美松出生于1944年,他对孔庙最深的印象是一块刻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下马碑,虽然现在还能看得到此碑,却早已是重新镌刻的了。过了二十来年,孔庙变成了商场,再到后来,才成为许多人熟悉的少年宫。

 

 

而陈稚瑶对孔庙的记忆正巧停留在其作为少年宫的阶段。在她的印象中,少年宫里有一架铁飞机,每到夏天,在太阳的照射下,会看见铁飞机上的空气仿佛在流动一般。而《福州古厝》中写到孔庙时,有一句话恰恰是“殿前月台石板极为平整,在阳光辉映下,好似有一层水波在流动。”

 

 

“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迅速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热辣的夏天,光滑的石板,巨大的铁飞机,还有热到流动的空气,这一切都是我对童年和对少年宫的记忆。古建筑所带给我们的回忆是真实存在的,它会让你有‘怦然心动’的感觉。”陈稚瑶如是说道。

2023年5月6日 14:42

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