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遗珍——福州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
《遗珍——福州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文物局 福州日报社 编
吴聿建 陈滨峰 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24年11月
定价:208.00元
编辑推荐
60件文物中的福州 本书选取60件福州地区有代表性的馆藏文物,挖掘其历史背景、工艺特点、人文内涵及文物背后的故事。一件(组)文物一篇文章,“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讲述福州7000多年人类文明史与2200多年城市发展史。每件(组)文物均配以专业手法拍摄的图片,充分展示细节,给读者直观、美好的感受,也方便广大文博爱好者按图索骥。
涵盖多家文博单位精品 本书所选取的文物以福州市博物馆馆藏为主,兼及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以及福清、闽侯、闽清、连江、罗源、长乐、台江等县(市)区博物馆,也包括闽王祠、福州文庙、马江海战纪念馆、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的碑刻,乃至陈绍宽故居的文物,较为全面地呈现了福州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人文底蕴。
特色专题引人入胜 本书的分辑基本遵循文物类别,如青铜器、陶瓷、书画等,同时设置特色专题集中体现福州的重要历史地位、历史阶段和历史人物:“桴海沉舟”专题主要介绍“碗礁一号”出水文物,这些清代康熙年间的景德镇民窑精品瓷器,佐证着福州海丝重要枢纽城市的历史地位;“船政往事”专题介绍船政工业、人物的相关文物;“左海襟怀”聚焦于林则徐;“茶园精品”介绍茶园山宋墓相关文物,呈现南宋末年福州精彩纷呈的物质文化遗产。
从文物中探寻“何以福州” 本书在介绍文物时,注意联系福州、福建的历史发展,突出地域特色。如“巧蕴雕书”中选取宋、清、民国的寿山石雕刻作品,形成一组文章,勾勒出这一闽都特色工艺美术品的发展过程;“笔墨春秋”中所选择的文物,更是以近现代重要的福州籍历史人物的作品为主,再现那个群星闪耀的时代。
精品文物欣赏
本书融知识性、普及性、鉴赏性、收藏性于一体,其中有大量精美图片,充分展示了这些文物的细节。
宋蓝料菊瓣纹扣银小碟
20世纪90年代,国家文物局抽调资深专家对全国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珍品进行鉴定。1995年,当鉴定小组来到福州,福州市博物馆送鉴的这件宋蓝料菊瓣纹扣银小碟让专家们眼前一亮,异口同声地给出了鉴定意见:一级文物!
——《宋代料器的登峰之作》
“碗礁一号”出水的清康熙黄釉葫芦瓶
福州市博物馆有一个特别的实景呈现区:碧蓝的海底静卧着一艘沉船,残破的船舱与海底礁滩相连处,大量青花瓷器从沙泥中显露出来。水下音效牵引着观展者进入一个在海洋中沉睡三百多年的宝藏传奇。人们眼前的这一幕,也是21世纪初,最令中国水下考古人员兴奋的一幕。黄釉青花莲花蕉叶纹瓷葫芦瓶,正出水自这艘沉船“碗礁一号”。
——《沉睡三百多年的海底宝藏》
汉弦纹双系灰陶匏壶
陶匏壶是林利本心爱的藏品,朋友描述他“做梦醒来都要摁亮电灯鉴赏一番”。但他并未将其据为己有,在福州建城2200年(1998年)时,他主动提出将收藏多年的陶匏壶无偿捐给福州市博物馆。林利本对当时接收这件陶匏壶的专家说,搞收藏至高的境界是将藏品捐给国家,让宝贝属于公众,这才是它们应有的归宿。
——《收藏与捐赠,一个温暖的福州故事》
南宋包金边牛角梳
1986年8月里的一天,考古队员们在福州市北郊茶园山南宋古墓的发掘现场工作。忽然间,棺椁里出现一块金光闪闪的物件,兴奋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清理掉周围的碎土,一件半月形、镶着金边、类似梳子的文物终于将全貌展现在大家眼前,引起一阵惊呼和骚动。这是茶园山宋墓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含有黄金的文物。
——《距今约八百年的定情信物?》
目 录
网站维护:福建人民出版社数字出版部
Copyright© 2022 Fuji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