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经学研究》第八辑:经教的古今之变

 

 

IMG_256

 

《经学研究》第八辑

干春  陈壁 主编

本辑专题:经教的古今之变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2412月出版

定价98.00

ISBN9787211097432

 

   

 

在古代中国传统中并未成为一个专门词汇,但这并非因为经教不是一个重要问题,恰恰相反,正因为经学,本来便天然地以教化的方式存在,因而无须专门言经教。《礼·经解》一篇,开头便入其国,其教可知,名,实则经教。汉人每每,经、艺之别往往指六种经书,则是六经之教。

 

在现代学术中,对经学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从教化的角度来理解经学,无疑非常重要。经学之所以成为经学,不在于作为文本的经书,也不止于对经书的时代性解释,而在于呈现或实现普遍性的教化。尤其当经学已然成学问,对经教的关注,实质上正是对经学所蕴含的生命力的理解一词,至少包含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一是从教化的角度来理解经学,一是探索经学已经实现与可能实现的教化。

 

从教化角度理解经学,旨在探讨经学如何塑造人类共同的、普遍的生活。无论古今,个体生命的存在,都不是独立的存在,内在而言,人有共同的情感、心灵、德性,外在而言,人共同存在于家、乡、国、天下中。经学之所以成为经学,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人类生活的共同性所赖以建立的根基。从教化的角度看,经学研究的要旨,即是对这种根基的探寻。孔子生于春秋末期,删削制作六艺,保存了孔子之前的古典传统,也开出了万世天下的新传统。孔子阐《易》自伏羲始,删《书》自尧舜始,删《诗》自殷、周始,定《礼》述自周公,作《春秋》本于鲁史,自伏羲至于孔子,是经学的开创时代,也是中国文明的原初时代。就此而言,经学的意义不在于书籍本身,而在于这些书籍揭示了人类生活原初性、普遍性的问题。在后来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个绵远流长的注经传统,但是,经注不单是对经书字词的解释,更是以注解的形式,不断回应那些原初、普遍问题。

 

举例而言,在《论语》学史上,皇侃的《论语义疏》和朱熹的《论语集注》,都是的角度理解《论语》的典型注本。皇侃的《论语义疏》几乎把《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看成孔子的行教实录。在皇侃看来,孔子是一个圣人,《论语》是圣人言行之萃合,圣人的言辞举措,都是一种教化,但圣人的境界并非常人可以企及,孔子不得已而经常为常人讲述常理,因此需要隐圣同凡。朱子的《论语集注》也将《论语》视为孔子的教化,朱子引用程子之言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这种读法,直接将千载之后的学者置身于孔子与弟子对话的情境中,这样一来,《论语》不是空讲一套道理,而是有针对性的施教。因此,朱子的《论语》注解非常特别,例如,朱子善于体察《论语》中师徒对话的情境,善于根据对话双方的身份来考察语录的意义。

 

此外,从经教来理解经学,必然要特别注意经学已经实现与可能实现的教化。经学之所以成为经学,在于其思想价值进入政治生活,构建传统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汉代以后,中国传统的政治、社会不断吸纳经学的价值,重新塑造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在秦汉时期,以皇帝制度为中心、郡县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本身并非来自经学,而是社会各种力量博弈的自然结果。汉代立五经博士后,逐渐改造了固有政治秩序的核心观念,新皇帝成为旧天子,新官僚出于旧儒生。在汉代以后的历代王朝中,政治必须认同王道、仁义,制度改革必须有经典为依托,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等基本价值。历代王朝更迭,而基本价值不曾变化。当《孝经》《祭法》的郊祀礼成为典范,《周官》的六官进入官制,纲常伦纪进入唐律,每一代王朝皆制定礼乐,人物评价、政治变革的根据皆来自经义,经学的角色慢慢成为中国文明大宪。在这一意义上,秦汉以后的历史,事实上是经学展开的过程,也是经学人文教化的具体经验。

 

从教化的角度理解经学,既涉及经学性质的认识,也是对中国文明的理解。而且,这一角度使经学不仅是文献学,也不仅是学术史,而的思想。对于经学价值的当代探寻而言,理解活着的经学形态,无疑极为重要。

 

   

 

主题文章

003  经义学的集大梁鼎芬、曹元弼合编《经学文钞》的经教意邓国  欧阳艳华

016  经书内外的礼无往教观曾海军

039  论经学中一种原初的官制结以《诗》《书》为中赖区平

063  天道与人事的统蔡邕九室明堂理论的建王予立

084  千古文章寸心读吴寒《诗经学的现代转型:19011931冯庆

 

经学史论

103  推四始五际以明诗篇次迮鹤寿、孔广森和魏源的二《雅》篇第推148  费氏与虞氏易的崛谷继明 169  何以为圣《公羊传》中的孔子形象探蒋爽 184  受命与共《尚·周书》中身份探古鸣熙 204  ·墨菲悲剧《中国孤儿》中的多重情感演闫梦梦

 

学人访谈

221  ··时代:虞万里先生访宫志     采访

域外经275  《礼·檀弓篇》的特〔日〕宇野精 著,洪春 

 

经学书讯

 

旧文新刊

301  刘宝楠念楼遗文拾陈鸿森

319  论文英文提要

 

 内页展 

 

IMG_257
IMG_258
IMG_259

 

 购书通 

 

《经学研究》第八辑

IMG_261

 

《经学研究》第八辑

 

IMG_263

 

 征稿启 

《经学研究》常设栏目主要有:

1.       主题论文,由一到数篇同主题论文构成;

2.       经学研究,对经学义理的阐发;

3.       经学史论,对经学史上重要著作、人物的研究;

4.       经学文献研究,对经部的文献学研究;

5.       经学书评,对经学专著、古籍整理的评论;

6.       学人访谈,对当代经学研究者的学术访谈;

7.       旧文新刊,主要是经学文献整理,尤重稿抄本等稀见文献;

8.       域外经义,主要是海外经学论文的译介。

稿件请使用规范繁体字。

投稿邮箱jingxueyanjiu@163.com

2025年2月19日 17:10

丨新书推荐